2025年6月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教研室在渝中校区1104教室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吴娜老师主持。
活动开始,罗莉老师分享了《中国旅游文化》课程评价设计思路。她从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两方面展开阐述,学生评价涵盖课堂表现、小组合作、课程作业等维度,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量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教师评价则重点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思维拓展能力以及对旅游文化的理解与感悟。随后,艺术组其余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积极提出相关评价方式。有的老师提出可以引入项目式学习成果评价,以实际项目成果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还有老师建议增加过程性评价比重,通过学习日志、课堂问答等方式记录学生进步,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接着,老师们围绕选修课教学准备工作展开深入讨论。明确教学准备需涵盖教学大纲、教学设计、PPT、教学资源以及作业等方面。在教学大纲制定上,要清晰界定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教学设计应注重教学环节的逻辑性与趣味性,以吸引学生注意力;PPT制作要简洁明了、图文并茂;教学资源需广泛收集、精心筛选,贴合教学实际需求;作业设计要分层布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特别强调合理运用超星平台实现无纸化教学。利用超星平台发布学习资料、布置作业、开展线上测试与互动,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共享。
基于上述课程评价与教学准备的研讨成果,要求每位老师根据自身选修课教学内容,按照相关标准与要求,认真准备个人教学展示。通过教学展示,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选修课教学质量。
最后教研室主任吴娜老师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要求和改进建议。她强调课程评价要注重多元化与个性化,真正发挥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学准备工作要做细做实,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高质量完成;在运用超星平台时,要注重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避免形式化。同时,鼓励老师们在个人教学展示中大胆创新,充分展现选修课的特色与魅力,为后续选修课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积极参与、深入交流,在课程评价、教学准备等方面达成诸多共识,为提升选修课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