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 > 教学活动

双区联动聚合力 深研提质促育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团队组织两校区同步开展教研活动

时间: 2025/10/14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研室 访问次数: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与教学实效,10月11日,重庆工信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团队统筹组织渝中、长寿两校区全体思政教师,围绕“课堂反思、任务推进、以赛促教”三大主线,同步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渝中与长寿两校区同台教研、双向赋能。本次活动推动了思路共融、资源共享,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一、渝中校区:直面问题寻突破,双线并进促实效

  渝中校区教研活动在第一教学楼1102教室有序开展,聚焦“课堂问题剖析——社团工作细化——教学能力锤炼”三个层面,层层推进,注重实效。

  1.问题导向,重构课堂逻辑与氛围

  活动伊始,毛概教研室主任唐峰老师围绕近期开展的新生代表专题座谈会中所反映出的思政课堂问题进行了总结与阐述。她重点指出当前专题座谈会反映的课堂在“内容构建逻辑性”与“气氛营造互动性”方面存在的不足,引导全体教师深入反思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之间的衔接,强调要以学生反馈为导向,优化教学策略,增强课堂吸引力与实效性。

  2.任务落地,夯实青马社团育人平台

  随后,唐峰老师就本学期渝中校区青马社团工作进行了细化部署。她明确了社团干部遴选名额分配,强调了宣传动员工作的重点与方式,并对近期即将开展的社团活动执行与安排作出具体说明,推动青马社团成为思政课堂的有效延伸与实践载体,实现“课社融合、协同育人”。

  3.磨课赋能,以讲促教共成长

  为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活动特别设置了磨课试讲环节。陈媛老师以“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为主题,李峥峥老师围绕“统一战线:团结就是力量的法宝”,分别从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两个层面进行了教学阐释与演示。与会教师认真聆听,并就教学内容的结构性、案例选取的典型性、师生互动设计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体现出教研室“以磨促教、互助成长”的团队氛围。

二、长寿校区:强化教学规范,以赛促教深化备课

  长寿校区在广知楼2205教室同步推进教研活动,以“重点任务部署——教学能力展示——集体备课深化”为脉络,突出教学规范性和示范性。

  1.明确方向,统筹教学与社团双线任务

  新思想教研室主任朱晓玲老师首先就思政课课程、思政考核方案及本学期青马社团重点活动作出明确规划,强调了思政教育需融入学生实践全过程,实现“知行合一、润物无声”。

  2.赛教融合,展现教师专业风采

  随后,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教师进行无生试讲:刘宇老师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题,以重庆铜锣山环境治理为主线,系统阐释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渊源与实践经验;方艳琼老师通过“解码32字抗战精神”,围绕历史事实深入剖析其内在逻辑与时代价值。两位教师授课内容扎实、表达凝练,充分展现了思政教师的理论素养与教学风采。

  3.精准点评,共话课堂提质路径

  在教学展示点评环节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李琪对两位教师的表现予以充分肯定,并从教态表现、内容选择、板书设计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她强调,思政课要“讲深讲透讲活”,既要有理论深度,也要有情感温度,真正触动学生心灵。朱晓玲老师进一步指出,思政课引入部分应注重吸引力,课程设计要避免案例堆砌,强化叙事深度与逻辑连贯。

  4.备课分享,构建清晰课堂逻辑

  活动最后,熊孝飞老师分享了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三第一讲的备课思路,从教学目标、重难点切入,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构建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课堂结构,为集体备课提供了有益参考。

三、总结提升:双向赋能,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

  本次两校区联动开展教研活动,既彰显了渝中校区“问题反思——实践推进”的务实路径,也突出了长寿校区“规范引领——赛教融合”的示范作用,形成“双向赋能、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通过深入研讨与磨课交流,教师们进一步增强了对课堂质量的理解,明确了教学改革与社团建设的实施方向。下一步,思政教研室将持续完善跨校区教研活动机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以比赛为推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堂,赋能学生成长为德技兼修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