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 > 教学活动

教研赋能守初心 国防铸魂担使命

时间: 2025/11/17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团队 访问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强化课程内涵建设与育人实效,11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思政团队分别在渝中校区、长寿校区同步开展教研活动。两校区教研组分别以课程融合备课、国防教育专题学习为核心,精准聚焦教学重点、创新研讨形式,凝聚育人共识、拓宽教学路径,为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劲动力。

  一、渝中校区:跨课融合破界 夯实思政教学根基

  渝中校区教研活动在第一教学楼1102教室开展,主题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融合教研备课”。活动伊始,教研组长唐峰老师围绕当前《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进展组织专题讨论,引导各位教师深入分析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普遍性和典型性问题。接着冉桂玲老师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课程的教学框架进行了系统性陈述,着重强调在教学中贯穿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讲清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性,为两门课程的融合探索提供了清晰的知识图谱与理论支撑。在核心研讨环节,唐峰老师带领全体教师聚焦“《中国共产党历史》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效融合路径”展开深入交流。她强调,推动各门思政课程深度融合,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和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及亲和力的关键举措。全体教师一致认为,两门课程相辅相成,需通过“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方式,实现教学内容有机衔接,让学生在历史脉络中理解理论逻辑。

  二、长寿校区:国防教育赋能 厚植青年家国情怀

  长寿校区思政教研组在大礼堂开展“强化国防意识,铸牢育人根基”专题活动,通过集中聆听国防教育讲座、开展教学研讨,推动国防教育与思政教学的融合。专题讲座内容丰富、逻辑清晰,围绕三大要点展开:“我军优良传统与军人的优秀素质”“当代青年的主要特点与肩负的历史使命”“铸魂修身励志磨砺成才”。研讨环节中,全体教师达成共识:一是深化课程融合,将国防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二是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国防精神从 “宏大叙事” 转化为学生可感知、能共鸣的“身边故事”;三是强化教师示范,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主动提升国防素养,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国防安全紧密结合。

  两校区同步开展的教研活动,紧扣思政课改革创新核心,凸显了课程融通与资源整合的重要性。渝中校区聚焦课程内部融通,破解“史论脱节”教学难题,强化课程理论深度;长寿校区立足课程外部融合,将国防教育资源融入思政教学,拓宽课程育人广度。二者形成“内通外融”的互补格局,既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又为思政教学整合教育资源,为持续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