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聚焦心理育人,共探实践路径

轨道交通学院第十期辅导员沙龙活动

时间: 2025/5/23 来源:谭利霞 访问次数:

  2025年5月21日,轨道交通学院召开“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干预与支持”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务分享会,本次活动吸引了学院全体专职辅导员积极参与,轨道交通学院综合科负责人王震东出席活动,23级辅导员谭利霞担任本次沙龙主讲嘉宾。本次沙龙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程,旨在提升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心理育人格局。

  案例分享:多维度介入,守护学生心灵成长

  辅导员谭利霞深度剖析了重度焦虑抑郁情绪学生的干预全过程。通过“日常查寝观察—室友线索收集—单独谈心评估”的三级识别机制,第一时间锁定风险,并启动多主体协同干预:链接心理咨询中心开展专业评估,持续6个月进行情绪疏导建立信任,联合学院资助系统缓解就医经济压力,最终促成家长陪读与医疗干预,保障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经验交流:多维碰撞凝聚专业共识

  案例研讨环节中,辅导员围绕 “心理问题分级干预策略”展开激烈讨论。针对一般心理困扰,有辅导员提出通过每周固定谈心日及时疏导学业压力、人际矛盾等共性问题,同步推荐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实现轻度问题的专业化介入。对于严重心理危机情况,多位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强调 “家校医联动” 的重要。针对需休学治疗的学生,建议制定个性化复学方案,包含学业衔接辅导、朋辈陪伴计划及定期复诊跟踪,确保学生 “治疗-康复-返校” 环节无缝衔接。

  强化责任担当,完善育人格局

  王震东在总结中指出:“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根基工程,只有筑牢心理防线,才能为就业、学业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他对后续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化预防机制,完善 “学期初筛查-日常观察-重点关注”三级预警体系,实现心理危机 “早发现、早干预”;二是建强工作队伍,通过专题培训、案例督导等方式,提升辅导员 “识别问题、介入危机、资源整合”的核心能力;三是凝聚家校合力,创新家长沟通模式,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推动家庭从 “被动配合” 向 “主动参与”转变。

  凝聚育人合力,守护青春成长

  本次分享会以鲜活的案例和可操作的方法论,为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实践范本。未来,轨道交通学院将持续推进心理育人长效机制建设,通过定期筛查、朋辈互助、专业培训等多元举措,织密心理防护网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充满关怀的校园环境中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