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工作 > 团日活动

破局就业新形势,共话职业新未来

校领导调研2026届毕业生就业专题座谈会

时间: 2025/6/25 来源:本站 访问次数:

 2025年6月25日,轨道交通学院顺利召开一场以“破局就业新形势,共话职业新未来”为主题的2026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座谈会。座谈会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杜宏伟牵头召开参会人员包括轨道交通学院负责人李倩、综合科负责人王震东学工干事李德成,以及2026届毕业生代表。此次座谈会旨在深入了解2026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与职业发展期望,优化学校就业服务体系,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与社会适应能力。

 强化就业指导体系

 杜校长在会上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教育成果的直接体现。”他指出,学校需构建一个“全过程、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体系,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举办企业宣讲会、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学院将联动企业持续推行订单班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重点推荐与学生专业匹配度高、发展潜力大的用人单位,提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推动“双向奔赴”就业模式

杜校长还提出了“双向奔赴”就业模式的概念,即毕业生需主动展示自身技能与优势,通过实习、项目实践等积累经验;而用人单位则应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与培训机会,实现供需精准对接。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更优质的招聘渠道。

 专升本与就业的理性选择

 座谈会上,家庭经济条件被确定为影响专升本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杜校长建议,对于家庭支持的学生,优先选择专升本以提升学历层次;而对于家庭负担较重的学生,则可先就业等积累经验,后期通过成人教育或在职学习实现学历提升。

 职业技能证书的赋能作用作用是是是

 为了增强学生的职场竞争力,学校将组织基础电工、计算机等级、特殊工种作业证等技能证书考试,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项核心证书。杜校长强调,学生可以通过职业证书考取持续应对技术迭代,保持终身学习意识。

 专业不对口与职业转型的应对策略

 职业教育不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授,更是逻辑思维、团队协作等通用能力的培养。杜校长分享了铁道运营管理专业学生成功转型至物流管理岗位的案例,强调数据分析能力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为此,学校将增设“职业适应力训练营”,通过模拟面试、跨部门协作项目等,提升学生在非对口领域的快速适应能力。

 本地与异地就业的权衡

 重庆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领域提供了大量岗位,学生可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策获得区域发展红利。然而,一线城市如深地铁、长三角地区的企业也提供了较高的技术岗起薪,但生活成本与竞争压力并存,学生需结合家庭意愿与个人发展规划做出选择。

 本次座谈会为2026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生为本、服务为要”的理念,持续优化就业指导体系,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与可持续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和交通强国战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此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有力指引。通过精准施策和全方位的支持,轨道交通学院正致力于为每一位学子铺设通向成功的道路,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