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至11日,轨道交通学院铁道运营专业的教师们,在轨道交通学院负责人杜彩霞和专业负责人赵文臣的带领下,奔赴重要铁路枢纽团结村站及亚洲特大型路网性编组站兴隆场站,展开了为期五天的沉浸式实践调研学习。
学精神·强使命·明方向——团结村站“钢铁驼队”的精神洗礼与货运流程的深度解码。在站方精心安排下,教师团队沉浸式学习了团结村站“安全、高效、优质、卓越”的车站精神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系统了解其战略定位、功能布局、股道配置、货场规模、特色班列开行等基本情况,构建了对现代化铁路货运枢纽的立体认知框架。深入作业现场关键区域零距离剖析核心作业链。在接发列车作业现场,观察从计划接收、进路准备、信号开放、列车引导到安全防护的全流程标准化作业。在货运装卸区,详细观摩集装箱装卸作业、列车摘挂作业等环节,对铁路现代物流组织模式、效率提升关键点有了直观且深入的把握。
观调度·研设施·悟匠心——兴隆场站“钢铁洪流”指挥艺术与尖端技术的震撼体验。转战兴隆场站,这座规模宏大、技术密集的现代化铁路“列车工厂”,以其高度复杂的作业系统和尖端的自动化技术,为教师们呈现了一场关于铁路运输组织巅峰之作的深度研学。一是全景扫描“超级编组站”神经中枢:在调度指挥大厅,教师们与一线调度员深入沟通,学习如何运用CIPS等先进平台进行接发列车、调车及编组等作业计划安排,高效指挥日均数万辆车的接发、解体、编组与取送,深刻理解“计划统领、集中指挥、流程优化”的现代调度精髓。二是深度拆解“流水线”精密作业:调研足迹遍布车站作业一线核心区。在货检车间系统学习货车装载加固检查内容及方法。在设备车间详细了解列尾装置的作用原理及安装、检测与回收流程。在驼峰场零距离目睹自动化驼峰实现车列高效、安全溜放解体的全过程,学习驼峰作业的全流程。在峰尾观察了编组列车最后的调度、连挂及出发检查作业。每一个环节都如同精密的齿轮咬合,展现了铁路大联动机的非凡协调性。三是揭秘“隐形之手”技术玄机:在专业工程师讲解下,深入学习减速器、减速顶、停车器等核心设备的工作原理。这些隐藏在钢铁洪流之下的“隐形之手”,其精妙设计与可靠性能为专业课程注入了最前沿的案例素材。四是沉浸体验铁路安全作业体系:车站负责人深度解密“人防+技防”双控的上道作业劳动安全防护提示系统,实际感受“一站二看三确认四通过”的安全上道作业流程,将铁路安全意识刻进心里、落到实处。
议方案·纳真知·筑桥梁——校企携手擘画运营管理人才培养新蓝图。调研的收官,校企双方围绕“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对运营管理人才的核心能力要求”开展深入对话,将企业实践最终落脚于人才培养赋能。在校企双方的共同推动下,成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协同审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共建共享实践教学资源,联合开发贴近岗位需求的实践项目,畅通企业导师进课堂与教师企业学习的双向通道。
实践沃土育栋梁,校企同心谱华章。此次企业调研学习,铁道运营专业的教师内化崇高的车站精神文化内涵,解码错综复杂的作业现场,转化精妙绝伦的设备原理,把脉人才培养的升级方向。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团结村站、兴隆场站等企业的战略合作,牢固架设起校企协同育人的高速通道,推动专业教学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教学内容与技术革新无缝衔接,培养过程与岗位实践深度嵌合,为中国铁路事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英才。